字里行间 | 不易素心
发布时间:2024-09-13 09:54:00 【我要纠错】 【字体: 默认 【打印】【关闭】

阳雪梅

  素心,《辞海》解释为“心地纯朴”。清代大儒纪晓岚有云:“心如枯井,波澜不生,富贵亦不睹,饥寒亦不知,利害亦不计,此为素心者也。”元代冯子振《西湖梅》诗中有云:“任他桃李争欢赏,不为繁华易素心。”意思是:任由桃花李花竞相争欢邀赏,梅花不会因为繁华喧嚣改变质朴纯真的本心。作者咏梅明志,表明自己不慕浮华、坚守本心、固守节操的意向。

  素,会意字,上是“垂”的变体,下是糸。糸,丝。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。本义是没有染色的丝绸,《说文》注:“素,白緻缯也”。后引申指颜色不艳丽、素雅,《礼记·杂记》曰:“纯以素”。由“本色”引申指本性、本质,《鶡冠子·学问》云:“道德者,操行所以为素也。”

  素心是本心,守住本心,方能不因境遇的易改而“失色”。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记载:东晋殷仲堪做荆州刺史时,生活俭朴,“食常五碗盘,外无余肴,饭粒脱落盘席间,辄拾以啖之”。他常教育子弟:“贫者,士之常,焉得登枝而捐其本。”意思是说,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,怎么能登上高位就忘了本呢!意在告诫人们,为官要守住本心,保持清廉俭朴的本色。

  素心质朴纯真,不因清苦而蜕变、不因繁华而迷乱。《旧唐书》记载:萧仿曾任广州刺史和岭南节度使,他生性廉洁自守、公正严明。南海地区虽盛产各种奇珍异宝,但他“月俸之外,不入其门”。一次,家里人生了病,大夫配药,需要一味乌梅入药,下人到公厨中拿了一些,萧仿知道后下令归还,并催促他们到市场上去买。身处富饶之地,却不取一毫,说到底是素心始终没变,故能耐得住清贫、抗得住诱惑。

  宋代名臣包拯有诗云:“法立奸胥畏,官清凭素心。”意思是说,法律的制定执行使贪官污吏感到畏惧,官员是否清廉主要凭自己那颗纯真、质朴的心。不易素心,是坚守做人做官的节操,对荣华富贵有“免疫力”,对物质诱惑有“抵抗力”。史料记载,东汉太尉杨震,虽官职颇高,但不修豪华宅府,常以素菜为食,衣无锦绣,徒步往来不乘马车,一生追求清白正直。正是这种对荣华富贵淡泊处之的“素心”,使他面对钱财诱惑时定力如磐,留下了“四知却金”的美谈。清代王永彬《围炉夜话》中有言:“粗粝能甘,必是有为之士;纷华不染,方称杰出之人。”粗茶淡饭能尝出甘甜,身处繁华而不受影响,方为守住素心,方能成事成器。

 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,同样不乏看淡荣华、坚守信念的“素心”。“农民运动大王”彭湃曾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子弟,家族有着“鸦飞不过的田产”,但他以“救国救民、变革社会”为己任,一把火烧掉了家中的田契,散尽家财,毅然投身革命;被称为“红色资本家”的卢绪章在革命胜利前夕,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后,将巨额股金交给组织作为党费,离开灯红酒绿之地,奔赴心中的圣地西柏坡;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,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,一头扎进大亮山,一干就是22年……

  繁华是诱惑,素心最难得。党员干部当以“素”为美,不萦于外物的浮华,辩证看得失、淡然看名利,做到“甘天下之淡味,安天下之卑位,不戚戚于贫贱,不汲汲于富贵”,在诱惑和考验面前不移其志、不改其心、不忘其本,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。

来源: 中国纪检监察报 (责任编辑:王佳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