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房山:暴雨后 房山区法律援助上门传递爱与温暖

来源:北京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:2023-09-28 19:26
分享到 打印

  2023年7月,北京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,房山区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,但在田间地头、社区小巷时常看到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上门服务,传递着爱与温暖,对无法前来现场的受援人他们还会让“数据上门”,来看他们的故事......

踏过泥泞 为老人上门服务

  “是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吗?我和我老伴儿想申请法律援助,但是我们俩这年龄大了,腿脚也走不动路了,要去区法律援助中心实在不容易啊”

  电话那头,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焦急的声音。正是这通经由涉灾法律咨询专线拨来的电话,让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的一行人驱车数十公里,来到受援人家里。

  二老的居住地受灾严重、出行困难,他们在当地信号恢复后第一时间来电咨询。考虑到二老年事已高、行动不便,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决定与法律援助律师第一时间上门援助。

  抵达后,看到二位老人在家中卧床难行、情绪激动,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与法律援助律师向二老详细了解情况、安抚二老情绪,竭力为受援人解答法律问题,现场办理法律援助申请手续,最大程度为受援人提供便利,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。

  如今,走在房山区的田间地头、社区小巷,不时能看见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与法律援助律师携带案卷材料,一同走在路上,这便是法律援助“上门服务”,为老年人、残疾人等行动不便人士专门开设。

  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长期以来着力推行法律援助“服务上门”,为法律援助工作增添了一抹别样亮色。2023年上半年,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已累计为17人次提供法律援助上门服务,充分实现“应援尽援”“应援优援”的法律服务宗旨,在防汛救灾时期,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通过该方式最大程度保障受灾群众合法权益。

数据上门 贴心为群众解难

  “您好,听得清吗?”

  “声音很清楚,咱们开始吧!”

  视频会议画面中,这位和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交谈着的,是受援人李某。前段日子,在房山区打工的李某回到山高路远的老家,因一直未得到工资,来电向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。

  考虑到跨省来往会产生住宿费、餐饮费、交通费等各种费用,对收入微薄的农民工李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,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决定采取法律援助“数据上门”服务。

  法律援助“数据上门”服务,主要对象为距离过远、来往不易的受援人。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与受援人电话协商,约定在某一时间通过线上设备“面对面”对话,随后将所需材料邮寄至受援人住处,待受援人与法律援助律师线上会谈,所有材料于线上审核通过后,再由受援人将材料邮寄回法律援助中心。

  数据时代下,“让数据多跑路,让群众少跑腿”正是法律援助服务机构的工作初衷,这一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一方面节省了受援人不必要的通行成本与时间成本,另一方面也能使法律援助进程顺畅化,有助于更快更好地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。

附件:

责任编辑: 王佳茹
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